close
生活在夜間的蝙蝠總是有令人恐怖的印象,不過在傳統文化中反而有「五蝠獻壽」、「五蝠臨門」的吉祥圖。全台灣唯一個的特有生物保育中心在過年期間將舉辦蝙蝠特展,適合親子同遊。
新年期間,特有生物保育中心舉辦蝙蝠特展,要扭轉恐怖片中吸血蝙蝠的形象,讓民眾正確認識蝙蝠,其實許多的植物還是藉由蝙蝠來授粉及傳播的呢。
特有生物中心主任 湯曉虞:「蝙蝠多樣性的特展,能夠將台灣蝙蝠介紹給大家。」
蝙蝠居住於洞穴、樹上、建築物間,飛行時以喉部收縮來製造超音聲波,再運用回音定位構造來偵測環境及昆蟲位置,睡覺時用後腳倒掛在樹枝或石壁上,牠們的體溫會隨著氣溫而變化來適應環境。
遊客:「藉由這個展覽可以瞭解台灣有多少種蝙蝠。」
蝙蝠也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陸生哺乳類動物,台灣的蝙蝠有三十幾種,是哺乳類中種類最多的,大部分以食蟲為主。
遊客:「這個蝙蝠展很生動很有教育意義。」「我覺得這個特展使人更具有生態保育觀念。」
透過這個特展,可以一窺蝙蝠神秘的面紗,民眾更能清楚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的密切關係,進而不會因誤解而破壞牠們的棲身地。
新唐人亞太電視 蕭正忠 台灣南投報導
其他推薦:
全站熱搜